TW-RG702中温法向幅射率测量仪



探索热工奥秘: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热工实验室里,一个个不锈钢装置静静地运转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台能够“看见”热能如何传递的神奇设备——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热工课程教师,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教学设备。直到接触到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我才真正找到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个装置不仅让学生直观理解了辐射传热的原理,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教学利器。


一、什么是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

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物体表面黑度(辐射率) 的教学实验装置。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的现象,而辐射传热广泛应用于航天事业、工业锅炉及太阳能集热器等领域

简单来说,这个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定量测量不同材料表面的辐射特性。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理解这一概念对于未来从事热能工程、材料科学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工作至关重要。

该仪器采用比较法测试固体表面法向辐射时的物体黑度。通过测量“待测物体”(具有原始表面状态)和“黑体”(表面熏黑)两种状态的受体在恒温条件下受到辐射后的温度,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这种方法不仅精确度高,而且非常直观,非常适合教学场景。

二、设备结构与技术特点

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主要由发射体、传导体、受体(包括原色受体和表面熏黑受体)、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及稳压电源等部分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

  • 输入电源:单相AC220V±10% 50Hz,功率600W

  • 加热系统:3组×200W加热器,加热温度≤100℃

  • 温度测量:采用PT100热电阻或DS18B20温度传感器,显示分辨率为0.1℃

  • 控制精度:PID调节控温,精度可达±0.2℃

  • 外形尺寸:约500×300×400mm(不锈钢支架)

这款设备的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安全可靠,系统采用数显高精度仪表,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特别是近年来升级的型号配备了7寸彩色触摸屏,可以同屏显示所有实验数据,便于学生观察每个数据的即时变化

安全设计特点:

设备还具有电流型漏电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可对人身及设备进行有效保护,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这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来说尤为重要,确保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辐射率测量的核心原理是基于净辐射比较法。在一个由多个物体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可以计算出其黑度

实验时,我们通过对三组加热器电压的调整(热源一组,传导体二组),使热源和传导体的测量点稳定在同一温度上。然后分别测量“待测物体”和“黑体”两种状态的受体在恒温条件下受到辐射后的温度,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ε受 = [T受/(T源⁴-T₀⁴)] / [T₀/(T源⁴-T受⁴)] × ε₀

其中:

  • ε受:待测物体的黑度(辐射率)

  • T受:待测物体与环境的温差

  • T₀:黑体与环境的温差

  • T源:热源的平均热力学温度

  • ε₀:黑体的黑度(近似为1)

这个公式看起来复杂,但通过实验数据的代入,学生可以直观理解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应用与实践操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TW-RG702测量仪不仅用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还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和创新项目的平台。

实验步骤简要如下

  1. 准备工作:检查待测物体表面,确保光洁;检查黑体表面,确保黑度均匀(必要时用蜡烛熏黑)

  2. 安装试样:将热源腔体和受体腔体(使用原始表面状态的物体作为受体)靠紧传导体

  3. 设定参数:接通电源,设定实验所需温度(建议60-80℃),系统自动跟踪设定温度

  4. 数据记录:系统进入恒温后(各测温点基本接近,波动小于3℃),开始测试受体温度

  5. 更换试样:将受体更换为表面熏黑的“黑体”,重复实验,获得第二组数据

  6. 计算结果:将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

关键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热源及传导体的温度不可超过95℃,热源及传导体调节电压不宜超过100V。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高温腔体,防止烫伤。

为了让实验更贴近实际应用,我常常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太阳能集热器表面通常是黑色的?为什么保温瓶内壁需要镀银?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辐射率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价值与反思

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热工课程中许多概念较为抽象,如辐射传热、黑体辐射等。通过TW-RG702测量仪,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公式与实际测量数据对应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位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道:“通过亲手测量不同表面的辐射率,我终于理解了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的实际意义。”

2. 科研素养的培育

从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到结果分析,整个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们学习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减少实验误差、如何分析异常数据——这些都是未来工程师必备的素养。

3. 创新思维的激发

在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后,我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拓展实验。例如,比较不同材料(金属、陶瓷、塑料)的辐射特性,或者研究表面粗糙度对辐射率的影响。这些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黄文通曾说过:“教书育人不仅要细心、耐心,更要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去滋润心灵,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作为职校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合适的教学设备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能够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台前,一群学生正围着TW-RG702测量仪记录数据,当他们成功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时,脸上露出的成就感让我印象深刻。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对于正在考虑引入类似设备的院校,我强烈推荐TW-RG702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它不仅是一个测量工具,更是一扇打开热工世界大门的窗口。如果您有关于设备应用或教学实践的问题,欢迎交流讨论。

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中温法向幅射率测量仪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中温法向幅射率测量仪,中温法向幅射率测量仪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71-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