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单片机控制教学设备,单片机功能实训台,单片机考核装置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81-1690-1.html


TW-SRD5B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


技术参数:

1、电源输入:AC220V±10%(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插输出)

2、输出电压:DC ±12V±5%/1ADC±5V±5%/1ADC 24V±5%/1.5A

3、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4、产品规格:1225mm×690mm×820mm


实训内容:

(一)单片机部分:

1、跑马灯实验

2、独立按键输入实验

3、矩阵键盘接口实训

4、光电耦隔离输入输出实验

5、金属检测实训

6、继电器隔离控制实验

7、静态数码管显示实验

8、动态数码管显示实验

9、蜂鸣器演奏实验

10、8255芯片扩展IO口实验

11、液晶显示模块控制实训

12、点阵LED屏汉字显示实验

13、AD转换实验

14、DA转换实验

15、LM35温度传感器采集实验

16、IIC总线IC卡存储实验

17、EEPROM芯片24系列存储实验

18、IIC总线实时时钟实验

19、串并总线互转扩展实验

20、单总线温度传感器采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二合一实验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同步互动教学系统技术参数一、项目建设总体要求

创新教室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从理论、仿真到实践为一体、从概念到产品进行全过程设计,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构成同步互动教学教室。

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创新教室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建设地点沧州师范学院网络中心楼三楼第 7 机房,具体内容如下: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同步互动教学系统 27  54 个工位,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

27 个工位,单片机微机原理 27 个工位;现场勘查时与学校使用单位沟通,并按使用单位要求设计实训台架构,并将设计图纸附于投标文件中。

2. 学生终端配套实验单元 54 套;

3. 教师实训台套:其中主控实验台嵌入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同步互动教学系统两套主控端,实验终端和投影等(教师实训台现场勘查时与学校使用单位沟通,并按使用单位要求设计实训台架构,并附于投标文件中。);

4. 配套软件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集成开发环境、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微机接口集成开发环境 、互动软件及单片机开发配套工具等;

5. 教学资源:3 门课程的教学课件PPT )、理论题库和实践题库、实验训练操作视频、配套教材、手写板等;教学资源在现场勘查时与学校使用单位沟通,需与学校现有教学课程相结合,符合学校现有课程体系。

6. 强弱电综合布线;

7. 实验环境改造,约 189 平方米,隔断约 24 平方米(以现场勘查为准);

8. 温控设备、机柜、交换机、理线器等; 二、项目系统概况

产品主要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微机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提供计算机仿真环境,能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验、设计、调试环境。本次招标产品必须具有系统实践模块、广播教学、多人示范教学、资料发放、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学习检查和巡视、课堂录音、屏幕录制、电子举手、监听辅导、测试、学生认证、小班教学等模块。

(三)、系统效果要求

1、同步互动:可视化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随时互动交流。

2、真实感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步;实现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设计、开发、维护于一体;而且要求为等级考试提供较为先进的平台。

3、面向开发:系统可与KEIL、NICE 集成开发环境无缝结合。

4、资源开放:丰富的教学资源,集教材、教学课件、题库、电路、源代码、源程序等一体。

5、易于操作:直观、人性化的人机交换平台,操作简单;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可快速学习及使用。

6、拓展创新:学生可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大赛,彰显个性化创新思维。

7、多级考核:可涵盖各等级考核平台;提供强大的考试功能,具有题库编辑、试卷分发、自动收卷、自动阅卷等功能。

三、教学单元软、硬件要求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27 套) 1.硬件指标

(1) 系统字长 16 位,应具有 16 位数据总线、16 位地址总线、16 位运算器、16 位寄存器,支持字/字节操作。

(2) 应具有 16 位输入/输出设备,并具有脉冲输入的按键等。

(3) 各部件单元设有数码管显示,可直观地看到该单元数据。


 

(4) 系统要具有后台管理 CPU,用于联机时数据和命令的传送控制。

(5) 系统主存寻址空间应达到 64KB。

(6) 系统在模型机工作状态时,微指令的容纳率无限制,一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不应局限在固 定数量的微指令中。 最多可允许使用者设计 256 条机器指令。

(7) 设有硬布线控制器,可使用 Verilog、VHDL 对模型机微控制进行二次开发。

(8) 零连线设计,在做单元实验、模型机实验时无需连接任何电路,同时兼容传统的手工连线 方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9) 采用 USB 接口,与 PC 机联机实验时可以通过集成调试软件编辑、编译、装载、单步运行、断点运行、全速运行用户程序,获得实验平台中的信息,也可以通地用户的操作改变实验平台中的信息。

(10) 内置高性能开关电源,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

(11) 内置 Intel 处理器 I5-7500、内存≥4G、硬盘≥1T、2G 独立显卡、内置计算机智能运维终端:独立 PCI-E 接口,硬盘数据线与硬件卡直接相连,采用蓝芯防毒技术,无需安装底层驱动。自动增量同步网传,支持多系统同步更新,与学校现有机房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12) 内置 19.5"液晶显示设备。2.实验技术指标要求

(1) 提供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 Win XP/Vista

Win7/Win8/Win10 操作系统,兼容 32/64 位。

(2) USB 通信,即插即用,高速稳定。

(3) 软件具有通用汇编器,允许用户自定义指令系统助记符,可对编辑窗口的源程序汇编生成 可执行机器码,须同时支持源程序调试和反汇编调试。

(4) 支持单元部件的联机实验,软件应实时显示当前微控制拨码开关的状态,并能跟踪数据流向,单元部件实验的微操作既可通过拨码开关输入,也可在界面上点击输入。

(5) 用户可在调试过程中即时观察“模型机结构图”窗口中的数据变化,也可在“逻辑分析”窗口中查看在指令执行时各种信号的时序波形,以及总线、寄存器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信号彼此之间的先后时序关系。

(6) 具有整机硬件检测功能,在联机状态下,能对整机进行各部件功能检测,帮助老师查找出 有故障的部件。

(7) 可以支持实验平台内部状态的修改与获取。

(8) 支持单节拍、单周期、单步跟踪、单步调用、断点和全速运行的调试功能。

(9) 微程序调试的数据流向示意图不应由用户手动定义,而是由软件自动分析生成。

(10) 源程序编辑窗口须支持语法高亮显示。


 

(11) 支持 32 路逻辑分析功能,帮助用户理解各控制信号、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其时序关系。

(12) 支持脱离硬件的纯软件仿真运行:

(13) 支持单元部件的手动仿真实验;

(14) 支持模型机整机的微程序仿真实验;

(15) 支持仿真运行状态下的通用汇编器;

(16) 支持仿真运行状态下的自定义指令集设计和微程序编写;

(17) 支持仿真运行状态下的寄存器、存储器的在线修改;

(18) 支持仿真运行状态下的动态数据流向显示;

(19) 支持仿真运行状态下的 32 路逻辑分析功能;

(20) 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离开实验室之后继续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实验 ;也适 用于实验课时紧张、实验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助于教师灵活安排时间,学生可在 PC 上随时进行实验。

(二)单片机与微机原理二合一实验系统(27 套)

1. 单片机实验系统

主控开发单元要求由 MCS-51 单片机,仿真调试模块,机电控制对象与串行等实验模块组成;通用接口单元适用于基础性教学实践活动。

(1) 主控开发单元CPU 单元、总线接口

(2) 通用电路与接口单元(互动性案例教学实践):通用电路、总线控制单元、串行总线SPI、

I2C、单总线)单元、机电控制、实验扩充、其它单元

(3) 集成开发环境:NICE、KEIL 双平台支持、支持汇编语言、语言调试、支持单步、断点、全速运行、支持虚拟示波器

(4) 内置 Intel 处理器 I5-7500、内存≥4G、硬盘≥1T、2G 独立显卡、内置计算机智能运维终端:独立的硬件卡 PCI-E 接口,硬盘数据线与硬件卡直接相连,采用蓝芯防毒技术,无需安装底层驱动。自动增量同步网传,支持多系统同步更新,与学校现有系统无缝对接。

(5) 内置 19.5"液晶显示设备。

2. 微机原理实验系统

(1) 微机原理实验系统平台由系统核心单元及通用实验单元组成。

(2) 实验单元接口电路:8259 中断控制器、8237 可编程 DMA 控制器、 6116 构成 16 位存储器、8253 定时/计数器、8255 并行接口、8279 键盘显示接口、8251 串行通信接口、ADC0809 模数转换器、DAC0832 数模转换器、393 分频器、连续脉冲、244 缓冲输入、273 锁存输出。

(3) 输入部件:正负单次脉冲、4 5 阵列式键盘、16 开关输入、0-5V 可调模拟电压、0-10V 可调模拟电压(上限可调节)。


 

(4) 输出(显示)部件:6 位七段数码管显示、16 位发光管显示、LED16 16 点阵显示、LCD128 64液晶显示。

(5) 控制对象:蜂鸣器、直流电机及其驱动电路、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继电器。

(6) 串行总线及其它: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302 实时时钟、V/F 转换、PWM 输出、红外遥控、串并/并串转换。

(7) 实验系统平台标配 Intel 8086 微处理器可升级到 32  80386EX,支持 32 位保护模式实验),具有实验、实训、开发等功能;性能可靠、工作稳定。

(8) 通过 USB 线与计算机连接,即插即用、快速可靠。

(9) 实验系统平台采用模块化布局,清晰合理,模块之间互不干涉;平台要可靠性高,连线方便 ,各种信号标记清楚,便于学生识别。

(10) 存储器和 I/O 总线宽度可由用户自行定义,支持 16 (字)、8 (字节)的访问。在80386EX下支持 32 (双字)存储器和 I/O 操作。

(11) 所有 CPU 总线均具有隔离驱动电路,避免误操作、误连线对 CPU 造成的损坏,确定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12) 配置扩充实验模块,利用已有的模块或芯片扩充实验和开发综合性微机外围接口实验。平台上的主要实验用芯片采用底座连接,可拔插,便于更换维护维修,若能采用 IC 锁紧式插座最佳。

3. 集成开发环境

(1) 提供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的集成开发环境,支持 Win XP/Vista

Win7/Win8/Win10 操作系统,兼容 32/64 位。

(2) 支持 32 位汇编语言、16 位汇编语言、语言的源程序调试。

(3) 支持常用的 INT 21h 功能调用。

(4) 支持实模式、保护模式下的程序调试(保护模式需选配 386EX CPU)。

(5) 无需编程即可支持寄存器、内存单元、I/O 单元的直接修改与读取。

(6) 支持源程序、反汇编调试,支持单步跟踪、单步跨越、断点运行、全速运行的调试功能。

(7) 应同时支持 MASM、TASM 等多个汇编器,并可由用户选择,以适应不同编程习惯的用户。

(8) 源程序编辑窗口须支持语法高亮显示。

(9) 软件支持脱机模拟调试(支持 32 位、16 位指令),可直接用于汇编语言教学。四、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实验项目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

1、单元手动实验

2、手动实验环境的建立

3、手控实验提示


 

4、十六位机运算器实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移位运算、进位控制与零标志)

5、通用寄存器实验

6、准双向 I/O 口实验

7、地址总线组成实验

8、十六位数据总线实验

9、存储器读写实验

10、指令总线运用实验

11、中断控制实验

12、微控制器实验

13、时序部件实验

14、典型模型机实验

15、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16、分段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17、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18、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19、流水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20、基于 RISC 处理器构成模型机实验

21、基于重叠技术构成的模型机实验

22、中断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23、PLA 综合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24、通用计算机实验

25、8051 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26、8086 微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27、外设扩展实验

28、8255 并行口扩展

29、8155 并行口扩展

30、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

31、8237 可编程 DMA 控制器实验

32、PLD 应用

(二)单片机原理实验

1、系统认识实验

2、数码转换实验:BCD 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整数


 

3、运算程序设计实验:多字节加法程序、双字节无符号数乘法、双字节除法

4、查表程序设计实验:采用查表的方法将 16 进制数转换为 ASCII 码、通过查表实现 y=x2

5、数据排序实验

6、位操作实验

(三)单片机集成功能模块实验

1、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P1 口 I/O 实验、P1 口流水灯实验

2、中断控制实验: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

3、定时/计数器实验:定时器实验、计数器实验

4、串行通信实验:自发自收实验、双机通信实验

5、片内看门狗应用实验

6、片内 EEPROM 应用实验

(四)单片机接口扩展应用实验

1、存储器扩展实验

2、I/O 扩展实验

3、8255 并行口实验:8255 A/B/C 口输出方波、8255 PA 输入/PB 输出、8255 控制交通灯

4、A/D 0809 模数转换实验

5、D/A 0832 数模转换实验

6、键盘与显示设计实验:8279 键盘与显示设计、8255 键盘与显示设计

7、LCD 128×64 液晶显示实验

8、LED 16×16 点阵显示实验

9、音频驱动实验

10、继电器控制实验

11、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2、直流电机控制实验

13、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实验:温度测量、温度控制

14、V/F 转换实验

15、PWM 输出实验

16、DS1302 实时时钟实验

17、红外遥控实验

18、8251 串行通信实验

19、8253 定时计数实验

20、8259 中断控制实验


 

(五)微机原理实验项目:

1、系统认知实验

2、数制转换实验: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3、码制转换实验:ASCII (数字符)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 ASCII 码、ASCII 码(数字符)转换为十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 ASCII 码、十进制数的ASCII 码转换为 BCD 码、十进 BCD 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4、运算类编程实验:二进制双精度加法运算、十进制的 BCD 码减法运算、乘法运算。

5、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6、循环程序设计实验:计算 S=1+2×3+3×4+4×5+„+N(N+1)、求某数据区内负数的个

7、排序程序设计实验:气泡排序法、学生成绩名次表。

8、子程序设计实验:求无符号字节序列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 N!。

9、查表程序设计实验。

10、INT 21h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实验:显示 A~Z  26 个大写英文字母、INT 21H 功能调用示例程序实验、在语言使用 INT 21h 功能调用、PC 键盘下传实验装置七段码显示、实验装置键盘上传 PC 屏幕显示。

(六)微机接口实验项目:

1、16 位内存扩展实验

2、8237 DMA 控制器实验

3、8259 多级中断控制器实验

4、简单 I/O 设备扩展实验、8 位 I/O 扩展实验、16 位 I/O 扩展实验

5、8255 并行口实验、8255 A/B/C 口输出方波、8255 PA 输入/PB 输出、8255 控制交通灯

6、8253 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8253 定时器实验、8253 计数器实验

7、8251 串行通信应用实验、251 自发自收实验、8251 双机通信实验

8、A/D 模数转换实验

9、D/A 数模转换实验

10、键盘扫描及显示设计实验、8279 键盘与显示设计实验、8255 键盘与显示设计实验

11、LCD 128×64 图形液晶实验

12、LED 16×16 点阵显示实验

13、音频驱动实验

14、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5、直流电机调速实验


 

16、继电器控制实验

17、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实验

18、DS1302 实时时钟实验

19、V/F 电压频率转换实验

20、PWM 输出实验

21、红外遥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