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42-1216-1.html
TW-156A型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一、概述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是根据工厂电气安装和室内电气安装等维修电工和电气安装工实训鉴定要求,而开发的一种通用实训平台。非常适合于各类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维修电工和电气安装工、其他有电气安装布置要求的专业的作为公共平台使用。
采用钢制网孔板和钢制专用型材组接而成,安装有自锁式脚轮,方便移动和使用。装置表面喷塑,色彩稳重。装置配有专用电源台。装置设计高度以人站在一级人字梯即可方便操作的高度,既安全又能使使用者感受到施工现场环境。横向、丛向宽度合适,可以模拟现场线路的转向布置。网孔板可以方便拆下。为方便隐蔽工程施工,钢制框架仿建筑隔断用轻钢龙骨的加大宽度精心设计,带有穿管孔,使用扎带固定线管,在穿出网孔板时可以使用壁疏引出导线穿入明装底盒。配套的PVC管弯管器,可方便的对PVC管弯成90度。
可进行电工安装。如桥架安装、PVC管安装、吊灯、白炽灯座、日光灯、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装置还包含有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步进电机、、温度控制器、电偶、PLC、变频器触摸屏等控制与受控对象。该系统每个操作组配套一可移动式工具车和元件柜,便于对元件的保管和安装施工。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在普通墙面上进行的安装培训的使用不方便、实训范围窄的问题。
具有组装灵活方便的特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组成,2人组、单面、度组合是基于2个0.8米的基本组合单元,辅助配有0.2米、0.4米的组合单元,形成不同的长度组合,以满足不同的教学场地。可以为水电安装工等有电气安装要求的各岗位群提供实训考核。
参考图片,以实物为准(单面结构式样)
二、配置
(一)装置结构尺寸:2人组实训设备(单面):长2006mm×宽1003mm×高2410mm
其他结构参考尺寸
2人组实训设备(单面):长2810mm×宽1003mm×高2410mm
12.充电管理交互式课程系统
(1)功能要求
1.总体要求
(1)要求采用具备知识产权的软件管理平台+数据库的结构提供该教学系统,允许教师对课程进行适当编辑;
(2)要求所有课程需要和原车系统充分结合、完全对应,而不是简单的PPT或者其他类似的形式;
(3)要求通过课程可以设置系统电路故障,可以采集原车的实时电压信号,可以进行课堂讲解、课堂提问、理论和实训考核;
(4)要求系统整体按照“课程导学”、“课程讲学”、“课程实训”三个部分进行布局,“课程导学”中需要讲明教学大纲和学时安排;“课程讲学”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罗列出每节课应完成的讲授和理论考核内容,要求内容完整、条例、规范、恰当,而不是仅仅一个平台,要求老师自己完成相关内容;“课程实训”要求可以完成故障设置、实训考核;理论考核要求每个系统有不低于200道的试题库,并配备标准答案;实训考核要求每个系统至少具备三个故障现象,每个现象下可以设置至少5个故障点。
(5)要求配备教师参考书、课堂工作页(具体内容见“要求实现的学习任务”中的“课程讲学部分”),以及包括常见故障诊断案例的实训工作页(具体内容见“要求实现的学习任务”中的“课程实训部分”),投标现场须出示以上三种书籍样本。
(6)要求系统能够与多媒体电脑、故障设置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测量装置等电路板进行实时通讯,要求运行稳定可靠。
2.软件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1)要求软件管理平台采用主流程序进行开发,要求系统稳定、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和数据库文件配合后,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理论考核、实训考核、故障设置等功能,同时可以浏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也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2)要求平台可以访问本地的数据库文件,也可以访问局域网服务器内的数据库文件;
(3)要求平台设置各种权限,“教师”通过增加页面功能,对课件内容进行添加和补充,例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能设置考试方式,能查看考核过程和汇总结果;“学生”只能浏览课件内容、参加考核、查看自己的考核过程和结果;
(4)要求课堂教学、实训考核、故障设置功能模块下,要求可以实现软件和教学设备之间的实时互动,即可以通过软件控制车辆系统的运行,也可以通过软件采集原车系统的运行参数,用数字表、指针表或波形等恰当的方式显示出来,提高教学过程的真实感;
(5)要求平台系统可远程提供升级维护服务。
3.课堂讲学系统技术要求
(1)要求课堂讲学系统和课堂工作页内容一致,按照课程大纲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和学的环节;要求课堂讲学系统按照学生培养的思维模式及维修诊断标准流程,过程尽可能详尽、思路尽可能清晰、素材尽可能全面,课件中应包含适当的图片、动画、视频及必要的文字来展现汽车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检测和维修方法,有利于教师进行原理课及实践课的课堂讲授工作。
①要求课堂讲学系统分为“认知篇”和“检测篇”两部分,供不同学期或不同教学模式使用;
②要求在认知篇内,系统应完整讲述所有系统及相关传感器、执行器、控制模块等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体包括作用、安装位置、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分析等,尽可能详尽完整;
③要求在检测篇内,系统应系统讲述故障影响、测试设备使用、测试过程、结果分析等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④求在认知篇和检测篇内,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故障设置、测试过程、电路分析等页面均要求和实物教学设备进行交互通讯,屏幕上应显示相关电路图,关键管脚信号用数字表、指针表或示波器显示信号状态;
⑤要求在交互页面,要求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上的控制按钮完成对车辆系统的控制,例如点火开关、加速、制动等;
⑥要求在交互页面,要求通过点击电路图中的故障设置按钮可以设置各种电路虚接、断路故障;
⑦要求在交互页面,要求通过点击电路图中传感器、执行器、或控制单元的管脚可以获取此管脚定义、电压特征描述和当前的实时电压值;
⑧要求在交互页面,要求可以实时采集各传感器、执行器及控制模块的信号,关键管脚并可以用数字、指针或波形显示出来;
(2)要求在教师讲完每个单元内容后,进入随堂考核界面,学生可通过终端完成答题,要求学生可自行下载终端APP,终端上可以同步显示学生回答的试题题干、可选项以及必要的操作提示,要求系统自动记录所有学生的答题信息并判断正确与否,要求系统提供标准答案,学生答题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采用wifi通讯,每个学生答题终端有独立的硬件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系统应能自动记录学生答题状况,作为判定学生出勤及知识掌握的重要依据。
4.理论考核系统技术要求
(1)要求理论考核系统能参照美国ASE标准形式,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整车或各个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测和维修理论和实际技能的考核,特别要求用文字的形式完成包括实际操作的考核过程,应包含师生信息管理、试题(派发)生成、考试评判和档案合成四大功能;
(2)要求师生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按权限登录、密码账户查询、院系和班级信息录入、修改学生信息、考试生成、考核结果查询等功能,系统可允许指导教师、考生按照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分别拥有不同的权限,允许教师对试题库进行编辑或修改,允许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身份信息进行编辑或修改、对考试的时长和难度进行编辑或修改,系统只允许考生答题或查询考试结果;
(3)要求教师通过试题(派发)生成系统,选择和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相符合的理论课程试题,每个知识点包含3道以上难度相当的试题,计算机会根据教师选择的试题,组成完整试卷进行考核,本系统的试题库和管理系统相互独立,该管理系统允许教师修改和录入新的试题,使之适应任何一个课程的标准化考核需要;
(4)要求在学生答题过程中,系统应同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判,并根据参加考试的次数和正确与否自动评分,学生的答题过程和评判过程要记录到数据库,在考生提交所有答卷后,系统要自动生成考试结果记录在电脑后台,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考试结果;
(5)要求档案合成系统应可以再现每个学生的成绩单和整个班级的成绩单;每个学生的成绩单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考试过程和评判信息;而整个班级的成绩单只包含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和考试结果。
5.实训考核系统技术要求
(1)要求实训考核系统可以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实验台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考核,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包含师生信息管理、试题(派发)生成、考试评判和档案合成;
(2)要求师生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按权限登录、密码账户查询、院系和班级信息录入、修改学生信息、考试生成、考核结果查询等功能,系统可允许指导教师、考生按照特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分别拥有不同的权限,允许教师对试题库进行编辑或修改,允许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身份信息进行编辑或修改、对考试的时长和难度进行编辑或修改,系统只允许考生答题或查询考试结果;
(3)要求本考核系统包括按照故障现象着手进行的诊断考核方式和按照故障代码提示的诊断考核方式两种。在按照故障现象着手进行的诊断考核方式下,试题(派发)生成系统可以随机生成故障现象的名称、故障原因以及对应的通讯代码,并将故障施加到教学设备上,每个系统下包含多个故障现象,每种故障现象对应多种故障原因,每种故障原因对应多种通讯代码,故障的生成过程应是随机的,整个试题生成过程会记录到数据库;在按照故障代码提示的诊断考核方式下,试题(派发)生成系统可以随机生成故障代码、故障原因和对应的通讯代码,并将故障施加到教学设备上,每个系统下包含多个故障代码,每种故障代码对应多种故障原因,每种故障原因对应多种通讯代码,故障的生成过程应是随机的,整个试题生成过程会记录到数据库;
(4)要求试题(派发)生成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随机生成理论试题,计算机会自动在每个知识点抽取一道题,组成完整试卷进行考核;
(5)要求在学生答题过程中,系统应同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判,并根据参加考试的次数和正确与否自动评分,学生的答题过程和评判过程要记录到数据库,在考生提交所有答卷后,系统要自动生成考试结果记录在电脑后台,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考试结果;
(6)要求档案合成系统应可以再现每个学生的成绩单和整个班级的成绩单;每个学生的成绩单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考试过程和评判信息;而整个班级的成绩单只包含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和考试结果。
(2)技术参数
要求软件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展现出来,软件稳定可靠,免费升级
(3)可完成的课程讲学项目
认知篇:充电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1、充电系统概述
2、充电系统分类
3、充电系统组成
3.1、快充接口
3.2、快充线束
3.3、慢充接口
3.4、慢充线束
3.5、非车载充电座
3.6、车载充电机
3.6.1、简介
3.6.2、高压部件介绍
3.6.3、高压部件接口定义
3.6.4、DC/DC变换器
3.6.5、电路原理图
3.6.6、交流输入端接口定义
3.6.7、低压控制端接口定义
3.6.8、直流输出端接口定义
3.6.9、车载充电机工作流程
3.7、高压控制盒
3.7.1、结构组成
3.7.2、内部原理
3.7.3、接口定义
3.7.4、高压附件线束插件
3.7.5、互锁线
4、整车高压线束
4.1、整车高压线束布置位置
4.2、动力电池高压电缆
4.3、电机控制器电缆
4.4、高压附件线束(高压线束总成)
4.4.1、接口定义
4.4.2、接充电机插件接口定义
4.4.3、接空调压缩机插件接口定义
4.4.4、接DC/DC插件接口定义
4.4.5、接空调PTC插件接口定义
4.5、高压附件线束互锁
二、常规充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常规充电概述
2、常规充电系统的组成
2.1、交流充电桩
2.1.1、分类
2.1.2、电气结构
2.1.3、控制流程
2.2、车载充电机
2.2.1、电器结构
2.2.1.1、功率电路(整流电路)
2.2.1.2、功率控制电路
2.2.1.3、保护电路
2.2.1.4、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2.2.1.5、控制管理单元(CPU)电路
2.2.2、控制过程
2.2.3、充电过程
2.3、充电连接装置
2.3.1、充电电缆
2.3.1.1、结构组成
2.3.1.2、连接方式
2.3.1.3、充电模式
2.3.2、充电接口
2.3.2.1、分类
2.3.2.2、结构
3、常规充电系统的充电连接导引
3.1、电路结构
3.2、工作流程
3.3、控制逻辑
4、常规充电系统的充电连接模式
4.1、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B(3B)
4.2、充电模式2连接方式B(2B)
5、常规充电系统的工作流程
6、慢充电接口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7、快充口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8、电源及信号线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9、CAN线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10、车载充电机电源电路的故障分析
11、高压控制盒电源电路的故障分析
12、高压控制盒电源电路的故障分析
三、快速充电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快速充电系统引言
2、快速充电系统概述
3、快速充电系统的组成
3.1、直流充电桩
3.1.1、功能
3.1.2、电气结构
3.1.2.1、充电模块
3.1.2.2、主控制器
3.1.2.3、绝缘检测模块
3.1.2.4、智能电表
3.1.2.5、刷卡模块
3.1.2.6、通信模块
3.1.2.7、空气开关
3.1.2.8、主继电器
3.1.2.9、辅助开关电源
3.2、充电连接装置
4、快速充电系统的操作过程
5、快速充电系统的充电连接导引
6、快速充电系统的连接模式(4C)
7、快速充电系统的控制逻辑
7.1、充电接口确认
7.2、系统自检
7.3、准备就绪
7.4、充电过程
7.5、充电结束
8、快速充电系统的工作流程
检测篇:充电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充电系统故障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及常见故障
1、充电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及常见故障概述
2、充电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3、慢充系统的常见故障
充电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与分析
1、充电连接确认(CC)
2、充电控制确认(CP)
3、慢充连接确认(整车控制器)
4、慢充唤醒
5、BMS唤醒
6、数据通信
7、其他控制单元及元件故障引起充电系统功能性保护
充电系统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测
1、充电系统常见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检测概述
2、充电连接确认(CC)
2.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测试过程
2.2.1、仪器的选择
2.2.2、仪器的连接
2.2.3、测量
2.3、测试结果分析
2.4、电路导通性测试
3、充电控制确认(CP)
3.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2、测试过程
3.2.1、仪器的选择
3.2.2、仪器的连接
3.2.3、充测量
3.3、测试结果分析
3.4、充电路导通性测试
4、慢充唤醒
4.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测试过程
4.2.1、仪器的选择
4.2.2、仪器的连接
4.2.3、测量
4.3、测试结果分析
4.4、电路导通性测试
5、慢充连接确认
5.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测试过程
5.2.1、仪器的选择
5.2.2、仪器的连接
5.2.3、测量
5.3、测试结果分析
5.4、电路导通性测试
6、BMS唤醒
6.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测试过程
6.2.1、仪器的选择
6.2.2、仪器的连接
6.2.3、测量
6.3、测试结果分析
6.4、电路导通性测试
7、数据通信
7.1、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2、测试过程
7.2.1、仪器的选择
7.2.2、仪器的连接
7.2.3、测量
7.3、测试结果分析
7.4、电路导通性测试
8、车载充电机电源控制
8.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2、测试过程
8.2.1、仪器的选择
8.2.2、仪器的连接
8.2.3、测量
8.3、测试结果分析
8.4、电路导通性测试
9、高压控制盒电源控制
9.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9.2、测试过程
9.2.1、仪器的选择
9.2.2、仪器的连接
9.2.3、测量
9.3、测试结果分析
9.4、电路导通性测试
10、动力电池总负极继电器
10.1、信号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0.2、测试过程
10.2.1、仪器的选择
10.2.2、仪器的连接
10.2.3、测量
10.3、测试结果分析
10.4、电路导通性测试
高压绝缘系统的诊断与检测
1、绝缘检测概述
2、绝缘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3、测试过程
3.2.1、测试准备
3.2.1.1、防护准备
3.2.1.2、辅助蓄电池拆卸
3.2.1.3、安全开关拆卸
3.2.1.4、安全开关保管
3.2.2、测试仪器的选择
3.2.3、测试仪器的连接
3.3、测量
3.4、测试结果分析
(4)可完成的实训项目
1.慢充唤醒信号中断造成车辆无法充电
2.FB02保险丝熔断或线路故障造成车辆快充无法充电
3.慢充口充电控制信号CP中断造成车辆无法充电
4.DC/DC使能信号中断造成低压蓄电池无法充电